据阿拉伯文献介绍,当萨曼王朝纳速尔二世执政时,企图杀害逃亡的 500名摩尼教徒,后因秦王即于阗王李圣天的强烈抗议而作罢。李圣天既自称“汉天子”为唐之宗属,自然亟欲加强和敦煌以及与中原的交往,但这时路途艰险阻隔,不仅河陇地区多民族杂处,时有战乱,九世纪吐蕃势力退出于阗后, 其东以石城镇为中心的鄯善一带, 散居着许多勇敢好战的小月氏人、吐谷浑人、吐蕃人、突厥人组成的璨微、仲云等游牧部落,聚散无常, 割据一方,阻碍交通,时常劫掠杀害过路的商旅,并和于阗发生冲突。故《罗通达邈真赞》中有“于阗路阻,璨微艰危”之词,在敦煌文书中, 历尽艰辛到达沙州的于阗使臣曾向王廷报告: “途中耗竭一切,无地存身, 路上又遭到敌人的抄掠, 牲畜财物全被回鹘和仲云抢走。”
张议潮
于阗和沙州政权为保持来往,并进一步和中原联系,对开拓这条通道维护交通安全曾作出艰苦努力。于阗毕竟势单力薄, 不可能完全扫除阻梗交通的各种武装势力, 而需要沙州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九世纪中叶张议潮作为归义军节度使主政沙州以后,扼据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雄视西域。在大中十年(856年)前后进军罗布泊地区, 击退吐谷浑, 并与占有石城镇一带的璨微进行较量。广明二年(881年)后, 甘州回鹘渐强, 甘凉一带逐渐为其控制,在强邻窥伺、渐陷孤立的处境下, 沙州归义军政权和于阗乃加强友好联系。光化四年(901年)于阗使者梁明明等一行至沙州,归义军押衙张良真亦出使于阗,从此来往不断,关系密切。
张承奉掌握归义军的实权并改称西汉金山国后,为了肃清交通障碍联络于阗,在908年前后,曾令国相罗通达率精兵征讨,击败鄯善的璨微部落,屡来于阗的张良真亦参加了这场战争,并且在罗攻占石城镇后, 继续率军进占萨毗城(今且末一带),扫清障碍,使沙州与于阗之间得以通达。不过,此后金山国政局动荡,经常受到甘州回鹘的侵袭,无暇西顾,直到914年后,曹议金执掌瓜沙政权,称归义军节度使留后,与甘州回鹘连姻修好,政治局面稳定,才逐步恢复与于阗的友好往来。
据《钢和泰杂卷》介绍,在李圣天主政第14年即公元925年,于阗使末结心曾六次出使沙州,熟悉沿途情况,后第七次出使,他在敦煌大修佛事,广结善缘。从此两地交往不断,长兴四年(933)双方关系进一步升格,李圣天派宰相亲自去敦煌通好,《于阗宰相绘画功德记》云: “一行长幼, 途路泰而无危, 两国通流, 平善早临于桑梓之福会”。他在敦煌莫高窟修功德时留下的这篇文字, 或有溢美, 却大体说明了路途畅通行人安全的情状。公元934年于阗王李圣天娶号称敦煌大王的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之女为后,促使两地交往更加频繁亲密。为了进一步开通这条东西大道, 沙州和于阗都不断排除干扰,付出了血的代价, 如《天兴七年十一月于阗回礼使索子全状》所称述: “不惧众(仲)云、炎摩多(且末), 将军将弓弩偻罗之人,尽命血战,不虑死生,”两地结成了血肉相连的姻亲关系, 在西陲各地纷扰争雄的形势下,作为荣枯相关互为支持的盟友, 敦煌曹氏致力于河陇地区的大道通畅,于阗可以直接向中原派遣使者联络。拓展和中原的经贸关系,使两地受益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好处。同时大宝于阗国和沙州归义军节度使结为盟好,互相支援,不仅政治上有重要意义, 在经济上亦彼此获益。
曹议金
于阗的特产玉石、蚕丝、纺织品、金属产品受到沙州以及西北各地的广泛欢迎, 而于阗欲打开联络中原的通道, 得到汉地丝绸等各项物资, 亦需沙州方面的支持。此从敦煌文书《弱婢佑定等牒》可知两地物资的供需情况:“切望公主、宰相发遣绢十匹、五匹,与硙户作罗底买来,沿窟缠里工匠,其画彩色、钢铁及三界寺绣像线色,剩寄东来,以作周旋也。娘子年高,气泠爱发,或使来之时,寄好热细药三二升。又绀城细氎三五十匹东来,亦乃沿窟使用。又赤铜发遣二三十斤。”这是天寿二年(964)留在敦煌的于阗公主、太子的侍婢写给于阗国皇后天公主曹氏及宰相的信,内容是索要在敦煌造窟和其它所需的物资其中有绢十五匹、绀城细氎三五十匹、赤铜二三十斤以及颜料、钢铁、细药等,说明这正是敦煌匮乏而于阗所产或拥有的物品。作为纺织品的绢和细氎(织得细密的棉布)敦煌需要量较大,质量上乘的细棉布明标为绀城(坎城)所产,显示该地棉花生产和纺织业都较发达。在于阗王李圣天和沙州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等人力主下,于阗和沙州政权亲密牢固地结为同盟,两地交往也进入高潮。不仅使者频繁, 李圣天的三个太子和公主也络绎不绝地来到敦煌。路上虽或有盗匪出现, 但危害不大, 畅通无阻,在《天兴九年(958年)九月西朝走马使富住状》中, 对当时沿途情况有着确实的记述: “于陆月贰拾壹日出于本道, 沿途虽逢奸危贼寇, 上下一行, 并无折欠, 其于国朝信物, 亦无遗失, 于柒月贰拾叁日得达西朝。鸾驾亲征西幸, 富住等至捌月拾壹日出迎接朝觐, 奏奉本道太师令公差充走马, 奏回礼使索子全等贰人于五月五日入沙州, 不逢贼寇, 亦无折欠。”在富住的记述中, 从沙州六月二十一日出发至七月二十三日抵达于阗, 计走三十二天, 较十七世纪阿拉伯人马尔瓦则所记从于阗到沙州共行五十五天, 少走了二十三天。路途上虽遇“贼寇”, 并未遭受损失, 从这件文书我们还可得知, 沙州都头索子全, 不仅如文书所介绍,于显德三年(956年)七月七日出使于阗, 八月二十二日抵达, 朝见于阗王李圣天。而且于显德五年(958年)再度出使于阗, 五月五日返回沙州。晋天福三年(938)九月,李圣天所遣于阗国进奉使1检校太尉马继荣,副使黄门将军、国子少监张再通,监使殿头承旨、通事舍人吴顺规等抵达后晋朝廷,贡献红盐、郁金、牦牛尾、玉毡等物。
从这一系列的官称汉名,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于阗汉风之盛。其职官设置完全模仿中原唐宋王朝。接着后晋朝廷又授马继荣为镇国大将军,张再通为卫尉卿,吴顺规为将作少监等荣誉官衔。同时,后晋以供奉官张匡邺假鸿胪卿、彰武军节度判官高居诲为判官,持节前往于阗,册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张、高一行,长途跋涉,历时两年余才自灵州过黄河经沙州、瓜州历吐蕃、仲云等界,抵于阗境,时于阗境内行政区划沿袭唐代的建置, 仍“析十州”, 在今文献材料中,可以找到的州名,有如下列:今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一带即洛浦、和田县境为安军州,其东即今策勒、于田以及民丰一带统属绀州, 绀州首府在靠近坎城的质逻六城即今策勒县老达玛沟区域,于阗“南六百里有胡弩镇”、南千三百里为玉州。胡弩(昆仑)镇应在玉州范围内空喀山口一带。“其国东南曰银州、卢州、湄州”,今达玛沟以南至努尔一带,可能与奴卢川即努尔河有关的卢州,坎城东南则为汉代的戎卢称湄州。“于阗西五十里有苇关,又西经勃野,西北渡系馆河,六百二十里至郅支满城,一曰碛南州。”郅支满城又名朱俱波,汉代属皮山,今为叶城县境。沿途后晋使者高“居诲颇记其往复所见山川诸国”,今摘要记载于《新五代史》卷七十四《于阗》中。张匡邺、高居诲入于阗境,经绀州、安军州抵都城面见李圣天,举行了“大宝于阗国王”的册封仪式。
刘知远
一年后,曹议金功德窟莫高窟第98窟内显要的位置上,绘制了大幅李圣天及皇后曹氏的供养像:李圣天头戴冕旒,身着衮服,腰佩宝剑,手执青枝,气宇轩昂,儒雅而不失英武气概,颇有帝王风范。右侧墨书“大朝大宝于阗国大圣大明天子”,紧挨着的系皇后曹氏画像,凤冠霞帔,雍容华贵,右书“大朝大于阗国大政大明天册全封至孝皇帝天皇后一心供养”。随后于乾祐元年(948)李圣天又遣使臣张文华等至后汉朝廷联系。公元960年宋朝建立后,于阗不断遣使修好并贡方物,未曾中止。这位历史上杰出的于阗王,心向中原,昭然史册。皇后曹氏也是个为人称道的女性,颇得上下人心,在她远嫁于阗的第二年即935年,其父曹议金逝世,弟曹元德、曹元忠相继任归义军节度使,他们都对这位远嫁西域的姐妹,心怀眷注,不时宣问,天兴七年归义军于阗回礼使索子全至于阗的任务就是遵照曹元忠之命宣问曹氏皇后。《天兴七年(956)十一月于阗回礼使索子全状》称:“爰于柒月柒日,告辞本道,星驰朔余,达于朝庭。捌月贰拾贰日宣旨迎接,便今朝见。皇帝幸于暑宫……于(予)虚受东朝之臣节,为朕国之血属,膺娉诸域,来朝万里,柱国良弼,并迈远昔,任土作贡,开天未有。仍选拣进贡皇后内殿筝伎,及添太常寺乐人,特回天眷。宣问皇后,”8月22日,索子全等一行抵达于阗后,献上送给曹氏皇后的伎乐,“添太常寺乐人”,似乎当时于阗模仿中原也有此掌管礼乐机构的设置。索子全等人及时受到了李圣天的接见,值得注意的是,接见使者的地点在暑宫,这是在文献记载上,从未见过的名称,《新五代史·于阗》载,“圣天衣冠如中国,其殿皆东向,曰金册殿,有楼曰七凤楼。”想必此楼就是王的住处。于阗都城大致在今和田市西南土沙拉乡阿拉勒巴格一带地方,七凤楼也必在都城之内。
按和田市气候特点,其南部山区海拔1500——2000米比较温凉,暑宫是否在这带地方尚待探究。曹氏皇后在于阗生有三子,即从德、从连和琮原,他们常留住敦煌,接受汉文化教育熏陶,特别后来继承王位的从德太子对汉地佛教文化造诣颇深。其女后嫁曹元忠次子曹延禄为妻,称圣天公主,李、曹两家世代互结姻缘,以甥舅相称。《索子全状》称李圣天是“翼禅传圣之君,仁德盛明之主……但愿圣躬,宝祚长春,紫陌成于洛驿。一仁有感,万国赖之,路不拾馀(遗),万万余载”。言词虽不无奉承夸张,但李圣天在位期间,模仿唐朝制度施政,政治清明,国强民安,确系于阗史上的光辉一页。10世纪50年代是强盛的大宝于阗国之巅峰时期,不过潜伏的危机此时已经显现,上述《天兴九年(958年)九月西朝走马使富住状》中,曾提到李圣天有“亲征西幸”之举,可能这时和喀喇汗王朝的冲突已经发生。李圣天于公元912年继承王位后,建元“同庆”,沿用38年后改元“天兴”,天兴十四年(963)再次改元,时李圣天年龄应过六旬,年号称“天寿”,正合时宜。
天寿五年(967)当“境控西陲”的大宝于阗国处于全盛时期,于阗一代英主终于离开了人世,继承他事业的是他的长子——太子从德,亦即尉迟苏罗王。此王登位后,继续和敦煌保持密切联系,并常赠送有名的于阗玉石给其舅父——时称令公的沙州节都使曹元忠,据《于阗王尉迟苏罗致沙州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书》介绍,时大宝于阗国和喀喇汗王朝的战争,已在大规模地进行,初始于阗节节胜利,攻占疏勒城镇。于阗王尉迟苏罗将战事及时向其舅父沙州节度使曹元忠作了通报,并献战利品舞象向宋朝报捷,以取得同情和支援。尉迟苏罗王之后的于阗王是尉迟达磨,这时旷日持久的战争仍断断续续地进行,到尉迟僧伽罗摩王时,喀喇汗王朝在西方势力的支持下,在公元1006年左右终于取得最后胜利,占领了于阗本土。大宝于阗国宣告结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